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網絡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工作、學習、娛樂、購物、社交、出行……互聯網已經完全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隱藏著許多風險。
安全問題不容小覷,生活中的電信詐騙就在我們身邊。為提高青年大學生防詐騙能力,我院于3月26日至3月31日期間組織各班開展了反詐騙主題班會,班會由班主任主持,全體同學皆參會。
班會圍繞在校大學生的人身安全、財物安全、消防安全和防詐騙、防傳銷、防“套路貸”等方面開展,結合大學生群體特點,重點介紹了刷單返利、“殺豬盤”、冒充電商物流客服、熟人、領導、“公檢法”,虛假投資理財、虛假購物、非法校園貸和網絡游戲虛假交易等典型電信網絡詐騙方式。告誡同學們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范技能,共同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各個班主任還提醒同學們要及時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并用生動的事例、簡明的道理和樸實的語言為同學們上了精彩的“安全一課”,同學們十分受益。
班會上同學們踴躍發言,分享自己及身邊親友的被詐騙經歷,讓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詐騙手段的復雜性,提升了識別詐騙手段的能力,班會氛圍濃厚。為了測試學生們對詐騙信息的掌握程度,班主任組織大家現場進行了“反詐騙安全測試”,經過測試發現,同學們都能從細微處識別到詐騙風險,防詐意識也得到了提高。
此次班會使同學們充分感受到提高法制安全意識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紛紛表示要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時代大學生。同時也讓新生提升了明辨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樹立了法制安全觀念,從而強化遵紀守法意識,為營造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奠定了良好基礎。
常見的網絡詐騙
什么是網絡詐騙
網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其花樣繁多,行騙手法日新月異,常用手段有假冒好友、網絡釣魚、網銀升級詐騙等,主要特點有空間虛擬化、行為隱蔽化等。
常見情形
網絡購物詐騙犯罪分子開設虛假購物網站或淘寶店鋪,一旦事主下單購買商品,便稱系統故障需要重新激活。隨后,通過QQ發送虛假激活網址實施詐騙。
低價購物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手機短信發布二手車、二手電腦、海關沒收的物品等轉讓信息,一旦事主與其聯系,即以“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方式騙取錢財。
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一旦獲取購貨款則失去聯系。
刷網評信譽詐騙
犯罪分子以開網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網上好評、信譽度為由,招募網絡兼職刷單,承諾在交易后返還購物費用并額外提成,要求受害人在指定的網店高價購賣商品或繳納定金的方式騙取受害人錢款。
招聘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網絡、短信或者傳統媒體發布虛假招聘信息,進而以繳納服裝費、押金、保證金、定金等名義,讓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賬戶上匯款。
招商加盟
犯罪分子通過網絡或傳統媒體發布虛假招商、加盟信息,以高額利潤為誘餌,騙取受害人定金、加盟費、貨款等費用。
借“數字人民幣”行騙
不法分子開始利用普通民眾對數字人民幣想積極參與使用的心態進行詐騙活動,造成民眾信息泄露和財產損失。
電信詐騙
什么是電信詐騙
電信詐騙是指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種合法外衣和形式或偽造形式以達到欺騙的目的。
常見的電信詐騙
1、網購突然彈出購物刷單返現返傭金的活動,用一定本金刷單,可以返還本金+傭金。你會怎么做?掃碼?詐騙犯在最開始會用小額返現引誘被害人連續刷單,直到被害人深陷其中,支付大額錢款,詐騙犯立即停止返現,行騙成功。
2、追劇過程中突然發現從某一集開始需要付費觀看,這時有所謂更便宜的VIP購買渠道找到你,你在支付過程中發現突然出現網絡故障,無法收到付款,這時收到了對方“貼心”發來的付款二維碼。你會怎么做?馬上掃碼?詐騙犯利用受害者迫切想要追劇的心理,支付過程中的網絡故障只是誘餌,引誘受害者掃描二維碼,實際上是一種釣魚軟件,盜取受害者賬戶內的錢款。俗話說: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你的套路我都懂,才能見招拆招。
常見的詐騙手法
手法一
冒充電信局工作人員以其電話欠費、個人信息被盜用等名義,誘騙被害人將存款轉移至所謂“資金安全賬戶”內。
手法二
冒充公安檢察機關、法院等名義,以其銀行賬戶涉嫌“洗黑錢”為由,誘騙被害人將存款轉移至所謂“資金安全賬戶”內。
手法三
利用群眾對某些節目和部門新聞媒體的信任,以發送“娛樂活動中大獎”的短信實施詐騙。
手法四
竊取他人“QQ帳號”通過上網聊天,以發生車禍救命、做生意缺錢等名義急需用錢或借錢,騙取信任實施詐騙。手法五 通過網上購物、轉賬交易等方式,提供“假網銀”賬戶實施詐騙。
電信詐騙須知道
1、“四個不”
不輕信 不泄密
不匯款 不刷單
2、“五個一律”
1.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
2.只要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掛掉;
3.只要一談到“電話轉接公檢法”的,一律掛掉;
4.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
5.一提到“安全賬戶”的,一律是詐騙。
3、“八個凡是”
1.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一律終止聯系;
2.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一律終止聯系;
3.凡是通知中獎、領取補貼要你先交錢的,一律終止聯系;
4.凡是通知“家屬”出事或有急事要先匯款的,一律終止聯系;
5.凡是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及短信驗證碼的,一律終止聯系;
6.凡是要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一律終止聯系;
7.凡是自稱教師、領導要求打款的,一律終止聯系;
8.凡是陌生網站(鏈接)要登記銀行卡信息的,一律終止聯系。
看完了這些花樣百出的網絡詐騙手段,不知道你的警惕性提高了多少呢?花樣百出的網絡騙局,防不勝防的信息泄露,難以招架的病毒攻擊,別以為網絡詐騙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就在我們身邊!